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光明论坛·温故】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果人为阻断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迟早都有干涸的一天。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出自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战国末期,韩国为消耗秦国实力,派水工郑国到秦献计修渠。秦王政察觉后下令处死郑国,并驱逐所有客卿。楚人李斯以此书使废逐客令,郑国也继续主持完成了郑国渠的穿凿。济济人才和关中沃野最终助秦一统天下。“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包容差异、主张和谐共生的文化精神和治世理念。
包容差异、和谐共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易传》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中庸》也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深谙一个道理:差异性、矛盾性是事物的本性,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因此要善于协调差异,使矛盾的各方面在相互补益中形成统一整体,成就事物自身。差异事物的统一就是和谐。《左传》讲:“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烹饪和音律都是不同因素的相得益彰,君臣之间更要有相互反对的意见互相启发。若“以水济水”,或“琴瑟专一”,结果就是“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同质事物的无穷累加只能导致衰败灭亡,差异性的和谐远比同一性的一致更加重要,所以《国语》讲“和实生物”,孔子也强调“君子和而不同”。
西方哲学也注意到差异,但差异的结果不是和谐共生而是矛盾对立。古希腊哲学开始于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柏拉图区分了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认为理念作为世界的根据,独立于可以感知的个别事物。自此之后,本原是否运动、它与现象如何关联,这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棘手问题。性质单一的本原也决定了其肯定同一、否定矛盾的方法。在由亚里士多德所明确的形式逻辑中,矛盾根本就是无法容忍的错误,唯有同一律才能确保真理。直到2000多年之后,黑格尔才以辩证逻辑说明矛盾乃事物发展的动力。黑格尔所批判的旧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和封闭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文化传统。对比西方传统,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华民族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和谐的理念是孔子送给全世界的最好礼物,这是非常深刻的。
同为差异和矛盾,为何其在中西的意义竟如此不同?这源于中西文化不同的立场和方法。对于中国文化而言,虽然事事皆含矛盾,但矛盾并非最终状态,它是达成统一的要素和环节;对于西方传统而言,矛盾具有终极性的意义:本体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甚至人的理性与感性,都处于差异和二分的状态。停留于差异就会有分别,有争执,有高下,有对立。中国文化则超越了差异和矛盾,以统一性包容了差异性。王阳明《大学问》有言:“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因为形体有别而间隔人我,这是小人立场。天地万物乃由君子一体之仁得以贯通,如此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以统一性的视角关照万物,也即张载所讲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与人、人与物道通为一,彼此不仅没有对立,而且更进一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因此古代中国虽居有限的地理空间,却产生了无限的“天下”观念。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正是这种包容差异、和谐共生的文化精神使中华文明避免走向封闭与僵化,演绎了5000多年延续不断的文明历程。由此看来,一种文明真正的生命力,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不断成就自身的深厚、广博与持久。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文化理念,提醒仍处于纷争对立的现代世界:有容乃大。包容差异、和谐共生不仅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对于促进我国与世界互通共荣、推动国际关系走向和谐共生至关重要。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未来命运究竟如何,这取决于能否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价值选择。
(作者:王海英,系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