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力量
夜深人静之时,人总是喜欢胡思乱想,想从前,想现在,想未来。他们似乎忘了,未来永远在路上,未来在此刻永远不会来;他们似乎忘了,从前永远在回忆里,从前在此刻永远不会来。可人偏偏就是一个感性且复杂的生物,“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我想,自古以来,便都是如此。
于是,人们创造了文学,可是人们常常被文学所欺骗,就像人们总被生活欺骗。有人说,人间太悲凉,所以有了文学。或许他是看过了余华的《活着》,亦或许是读懂了人生的悲哀。有人说,人间太美好,所以有了文学。或许他是读过了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读懂了悲伤交织着的浪漫。但我们不能忘了,“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爱人在街上走一趟。”即便大海里没有春暖花开,即便不幸福,即便被欺骗,但请记住,世界永远在我们背后。
我曾经试图去理解海子,北岛,三毛。可我却忘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共情可言,我曾为他们哭泣流泪惋惜甚至是怨恨。最终,那些横亘的痛苦都破碎,我不愿沉默又消亡,我不愿惆怅又哀嚎,万里江山,百年人生,我想用我短暂的一生去面对无边无际的浩瀚的伟大的宇宙。
可惜,人们总是在美好中忘记享受美好,在等待中错过沿途的风景,在与心爱的人擦肩而过时懊悔没有坚定地转过身。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时间总是稍纵即逝,总是抓住了又从指缝中逃走,像是不可挽回的过去。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我从未如此怀念从前,却不曾想起我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啊。只是应了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古人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初三已经过半,离别即将到来。人们总说离别的时候常难以言喻,我深知每一场离别都意义非凡,即便纵有万千般不舍,可人的缘分本就稀薄如纸,寡淡如水。我们常常安慰自己说: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或许离别不是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而是漫长的潮湿。但也别忘了,“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程已感激万分。
初中两年多以来,我学会了成长,但也不仅仅只是成长。我也深知童年的故事已经拉下帷幕,我不再是那个上了初中怀念小学,初中快毕业了又怀念在这期间的短短时光的那个眼里满是星辰的孩子了。时间的火车最终都会开向最初的灿烂。学校的石子路,小池塘早已填满我青春的空白页。
其实,我不认为勇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勇气是人类的赞歌。我不认为有共情的天赋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共情是善良者的天赋。当我们看见世间的痛苦,你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当我们面对世间的苦难者,你是否有勇气去共情?
当我们进入某个阶段,便会自觉的思考人生的意义。当我们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时,却被告之人生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我经常思考我该如何度过这一生,总感叹世事无常。向阳而生又怎样?向死而生又怎么样?不过是两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我们最终都会走向死亡,但太阳依旧会高高升起,晚风依旧会呼呼地吹,地球依旧会不停地转。我们给这个世界留下的就是世界送给我们的礼物,正如王菲所唱《世界赠与我的》。走过的路,见过的人,赏过的景都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初二的那个暑假,读完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对草原的向往,对自由的向往,对所有美好的幻想全都滋生。当马琴声响起,耳边微风吹过,落日刚好西沉。或许真的是木心所说:“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知道,只要有人读文字,文学就永远鲜活。但你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苏轼啊苏轼,你的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体会许久许久,你知道我为你流了多少滴泪吗?世人皆知你“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却忘了你失意时那清寂的背影,一人在深夜举起酒杯邀明月。人生几度悲凉,即便大起大落,也未曾退缩半步。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我读苏轼》,写的是你的人生,你的精神。你经历了贬谪,经历了梦里相逢,千里相隔,面对岁月的无情流逝,你告诉我:岁月最擅长的就是在不经意间唤起深埋心底的记忆。世界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你在梦里,而我醒着。
人生中有遗憾也有美好,人生离不开遗憾也离不开美好。
只感叹: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